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并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这就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还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 甚远。
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实践表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关键要由国家、社会、学校乃至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首先,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
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潜能的素质教育可称为 “创新型教育”,以区别于以继承性为特征的“传统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质突出表现在: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辨;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真、求实、服从真理。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性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方法论基础。
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的创新”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型教育”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建立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在许多高校真正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还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有限的改革并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根本性的触动。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有关领导想出许多举措试图促动改革的深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纵观近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 过。几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未真正解决。
当然,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惟独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传统的继承性教育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说明“传统的继承性教育”有其合理性和稳定性一面。稳定性来自传统教育依托中国文化传统,有文化的稳定性背景;合理性在于中国传统教育基础扎实,是从苏联教育衍生而来的,苏联也曾培养出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高校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突破创造性人才培养症结的抓手。
究竟抓手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有两个问题十分关键:
其一,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
其二,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
在推进教育的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
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不惧挫折的坚强毅力,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
近年来,在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及大学内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都严重地毁坏了学术圣殿的风气,有些已经侵蚀到大学的制度和培养体系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让人们感到忧虑。整治学风,以学校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
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性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1.进一步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
最近,钱学森同志对温家宝总理讲: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有资质,包括具备广博专精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并具备对科学精神领悟的潜质。
人文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激发灵感,在顿悟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科学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有利于抵制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看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几个观点: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落实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上来。
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不是书读得越多其文化素养就一定越高。课程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优秀、先进文化精神的熏陶。
另一方面,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科学大师,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喜好棋琴诗画。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同样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尊重学生的选择。其课程必须精选,不能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倒了所谓文化的胃口”。
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关键是加强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炼和培植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让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在牛津大学校园里,八百年的历史培养过25位英国首相和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悟到这里曾经出过许多伟人和大师,这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更加激励学生对学术和自身发展的追求。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操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重视学生的修身养性,提高文化品位,培养文明、高尚的品格。
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氛围;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感悟文化精神,沐浴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第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我们不能只讲文化的继承,更应当重视文化的批判,只有在批判、比较之中才能继承和发展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传统。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中外文化之精髓,提高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并透过文化加深对社会发展的认 识,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之科学与文化》中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之成就,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也就是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并没有和西方同步孕育出现代的科学和工业革命。
中国的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有明显的不同,西方文化受到宗教和科学的双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着重社会伦理轻视自然科学,极少会出现数学化的理性规范模式。从教育的角度上看,西方公认的现代大学直接源头是欧洲中世纪大学,西方大学比较多地讲授数学、天文及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训练,培养的学者虽然有些也是作为官吏或神职人员,但大都具有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医学的知识,直到现在,在西方的博雅教育中这些被称为“智慧课程”的内容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中国旧式书院主要讲授的仅是人文知识和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官吏或是学者,缺乏科学修养,轻视技术实践。
正由于中国传统教育缺乏对科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不到强大的理论支撑。英国学者坦普尔(Robert Temple)在其《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一书中利用李约瑟提供的资料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的“100个世界第一”,得出“在现代世界赖以生存的重要大发明创造中有一半来自中国”的结论,但这些发现或发明只是停留在应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发展成为科学的原理,正如著名的四大发明的指南针在中国广泛用于勘测风水,传到西方后成为航海和地理等的原动力和开拓海路向外拓展的基础条件。
对中外文化的比较,丝毫无意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同文化仅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中国传统文化是四大古文化能完整保存流传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有许多文化精髓构成中华文明之精华,铸造了民族之灵魂。西方文化也不是没有缺陷,西方科学文明并没有阻止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巧取豪夺掠夺别国资源换取资本的原始积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和中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我们无法选择历史,但是完全可以创造未来。
因此,我们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弘扬的是中国优秀之传统文化,同时吸取世界各国之文化精髓,以弥补我们之不足。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及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文化之异同。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具有创造性,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源于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我们所缺的是“科技创新力”和大批优秀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在中国文化中必须突出科学的地位,阐发科学之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和理论原则,要教育学生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20世纪初,“五四运动”正是高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实际的意义。
2.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求变的渴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潜质的培养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教学观的转变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
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以其青春的活力,饱满的精力和对知识的渴求会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不同观点、不同学派、古今中外相关的各种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群体对教学内容,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所拥有的知识信息未必比教师少,只是缺乏系统研究形成正确的选择。过去常说,讲一杯水要准备一桶水,现在学生群体拥有的可能是一缸水。因此,“谁教谁?”、“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显然,这不同于在大跃进时期师生“打擂台”,也不同于文革后期“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这是在信息时代,“教”与“学”的关系又一次面临考验,特别对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极大的挑战。回归到最初大学的原型——西方中世纪大学,曾经是学者们聚会、讨论的场所,后来逐步发展到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关系。其实,这仅仅是教学的形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教学观的转变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习的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更深层的含义,是体现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激发人的学习潜力。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他认为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我是谁,我长年从事研究,我对课题最熟悉,我知道所有情况。但是,这些天真的学生会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认识并不如我认为的那么全面,他们让我吃惊并改变我的看法。要让本科生,年青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学习已进入“立体化”时代,不仅在课堂、图书馆,在宿舍通过网络也可以获取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辅助学习,如何突破教师教学内容的框架思考和研究更多的相关问题,是教师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命题。
人类进入新纪元,曾经讨论面向21世纪教育我们应该教什么?有些学者提出21世纪教育是思考力的教育,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思考的技能。这样,学生将来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都能生存。
当前,在教学中,教师在正面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格外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更多地运用反向思维方式探讨问题的提出和异化。在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提出新问题、发现新规律。
3.要转变以“管”为主的“育人观”,要突出以教育、启迪为宗旨,通过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大学首先以“育人”为本职,但育人不仅仅是以“管”为特征,应当是教育、引导、启迪、感悟,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尊重,更多的宽容和鼓励。
当前,要重点解决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蕴藏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各种讨论式、开放式、研究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讲自主性、独立性是指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理性的思考、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而且要强化学生群体的“自主性”,相信学生,由学生共同讨论、决定来管好生活中自己的事。
自主性、独立性既是个性张扬的重要表征,更是创新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4.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多样化、分类指导原则的“人才观”,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基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因此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特长学生选择的需求,为培养“学术研究型”、“应用实践型”、“交叉复合型”等各类人才,提供不同的鼓励创造和创新的学习环境。
要推行更加完善的学分制和选课制;设立更多的学科、专业之间的“立交桥”给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更大的选择空间;要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在学校有关条例和制度中要给具有个性特长的“偏才”留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创造力”本身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有些人善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有原创性潜质,如陈景润;有些人有技术发明的创造能力,如爱迪生;也有人善于思考、出谋划策、足智多谋,如格林斯潘。社会发展既需要科学家、发明家,也需要有谋士、智囊。学校要提供多样化、多元的文化环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创造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发挥,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潜能激发的作用。
要着力改革以强化“同一性”、“规范性”而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管理制度。如,教材的固化削弱了学生课堂笔记的能力,考试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等。
5.要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大学文化精神,创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欣赏、宽容、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学校领导特别要重新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远离名利场,让学校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的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复它应有的矜持和品位,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学术圣殿而不是名利角逐的战场。
同样,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直接关系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要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制度;转变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具有正确教育观念和关爱学生成长的教师。
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工作,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必须动员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有激情的教师才能带出有激情的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建立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热心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而且,在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要求中,除了教学和科研外,要突出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要推动大学文化“观念的更新”,就必须坚持教育的“开放”、推进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指教育的国际接轨,各国的教育制度不尽相同,无轨可接。“教育国际化”是指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加强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并深入到本科教育阶段互换学生、互派教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知识是无国界的,科技和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各种形式交流,沟通教育的文化理念,互相吸取精华,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是有很大作用的。
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要相信中华文化有很强的文化自觉、文化选择和文明进化的能力。当今世界,孤立封闭的民族文化是难以自存的,试图以单一的文化统一世界也是不可能的,不同文化之间总是相互吸纳精华而共同发展。
1921年梁漱溟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指出:东西文化其实是各有优缺点,而且是不同类型的文化。1935年有10位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宣言》提出:中国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闭关自守,也不要盲目模仿。要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本位,采取批评的态度,应用科学的方法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因此,在大学有多元文化的碰撞,并不是坏事,在文化交流中培育学生学会选择、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提升国际文化视野,增强自信心和民族的自尊、自豪。同时,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文化和教育观念,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文化基础。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既不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努力就能达到,也不是仅仅高等教育的改革就能实现,它涉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和社会系统、文化体系的支持。
关键是要从“大教育”和“系统工程”的角度,由国家、社会、学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并且纳入“国家创新工程”之中。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就要保护孩子的童真,不要用过多、过深的知识教育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中小学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用国内外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精品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鉴别、欣赏能力,包括在小学阶段就要认真学习硬、软笔书法,及熟读优秀唐诗、宋词等名词名句。要尽快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家庭和社会文化理念中,对年青人求新、求异、求变要给予更多的宽容,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去束缚他们。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艰!孩子尚未出世,父母已替他们包办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不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去实现父母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学校老师最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领导最喜欢听话的部下,这绝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长期传统的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中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大学更应当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允许失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德国伟大数学家希尔伯特讲:问题的完美提法意味着它已经解决了一半。陶行知也曾讲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公,只在每事问。
在中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给他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的空间。
总之,培养大批优秀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文化观念、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要重视:
(1)坚持开放,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在中外教育的交流中,取长补短,改善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2)坚持科学的思维训练,加强教师对学生在思维方法上的启迪、指导和训练。
(3)坚持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深刻挖掘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蕴涵的智慧、创新、和谐的人文精神;同时,领悟西方科技文明中的实践、缜密、求实的科学精神,融会贯通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
21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要有大批热爱国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负有使命感的各类人才、大学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如果我们不仅从“技术层面”上去努力,同时也能高度关注“文化层面”上的开拓,那么离我们理想的目标就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3)
日期:2008-12-10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