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彪喜
由于资金、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创业很难进入门槛较高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他们的视野和能力往往被局限在很有限的低端领域。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打字复印社、东北饺子馆,或者是在淘宝开个网店,就美其名曰“创业者”了。这对日后的创业多少能够起到练兵的作用,但是,如果大学生把经营一些低端生意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那就非常危险了。他们不但失去了在更高的平台上锻炼的机会,而且很可能在经营低端生意的过程中成为可悲的仲永。
从现实操作的层面上来说,创业需要项目、资金和团队;从更深层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其看着媒体上“创业明星”的光辉事迹而临渊羡鱼,还不如为自己将来的创业退而结网。项目、资金和团队都还比较遥远,但完全可以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三个方面来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
树立创业意识
这个世界上老板不可能比员工更多,成功的创业者注定只能是少数人。所以,大学生要树立创业意识,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究竟是否适合创业。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呢?以下三个方面至少可以为大学生权衡这一问题时提供参考:
第一,是否满足于稳定、安逸的工作、生活状态。我一个朋友在某大型上市公司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我曾问他是否有创业的想法,他说:“创业是冒险者的游戏,那不是我向往的生活。我现在的工作状态谈不上完美,但毕竟充实、稳定,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学习、让我发挥,这就够了。”确实,人各有志,有些人向往激情澎湃的冒险,有些人却习惯波澜不惊的安逸。如果某个人追求的是稳定、规律、有足够预见性的生活状态,他又何必强求自己去追赶创业的时髦呢?
第二,最感兴趣的工作领域是否适合创业。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有机会成为创业者,但专业不等于职业,不同职业领域的创业空间是不同的。对于从事学术研究或者“学而优则仕”的人来说,创业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医学、会计等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创业的空间也明显要小得多。
第三,是否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性格和品格。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他就像是在一片没有道路的荒原里寻找方向努力前行,没有人会告诉他该怎么走,没有人会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需要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才智与胆识,具备坚强、果敢、锲而不舍的性格与品格。优柔寡断、畏首畏尾、急躁冒进、动不动头脑发热却往往虎头蛇尾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都注定要付出代价。
如果一个大学生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后确实觉得自己有志于创业而且适合创业,那么,他就可以进入“创业意识”的下一关了——考虑如何创业。当然,大学生一般还没法考虑具体操作的层面,他们只能从大的方向考虑一些轮廓性、宏观性的问题,比如:以技术为切入点还是以销售为切入点?毕业后经过多长时间的积累才开始创业?选择跟自己专业比较接近的行业领域创业还是进入更感兴趣的其他行业?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都直接关系着如何安排大学生涯以及毕业求职时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培养创业精神
创业离不开资金、团队等有形的要素,更离不开创业者的创业精神这一无形的要素。资金或许可以通过风险投资一蹴而就,而创业精神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对于一名有志于成为创业者的大学生来说,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创业精神尤为重要:
第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当我深夜沿着广深高速穿过东莞,看到两旁那些灯火通明的厂房,不能不惊叹于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的繁荣。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这种繁荣被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很多依赖OEM、没有自主品牌、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纷纷倒闭。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这是无法逃避的阵痛。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企业的明天。无论是已经开始创业的企业主,还是准备以后成为创业者的大学生,都必须遵守这一游戏规则。
第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毅力。创业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每一次创业的成功都历经了无数次失败的锤炼。苦痛、寂寞、压力,所有这一切都注定与创业同行。所以,创业者必须有足够的韧性承受失败与苦痛,必须有足够的毅力与勇气在无尽的黑暗中前行。马云在谈及创业的感受时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而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早上的太阳。”短短数语,道尽了多少创业者的酸甜苦辣!对于有创业抱负的大学生来说,从失败中学会坚强,从挫折中磨砺毅力,这是比任何专业课都更加重要的必修课。
第三,充满激情却不失理智的姿态。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激情与魄力是万万不行的。2003年1月,“电池大王”王传福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入汽车业,此举遭到境外基金的一致反对,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票一度大跌,但王传福的决心丝毫未减,不断追加对汽车业的投资,最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然而,物极必反,一旦激情演变成了丧失理智的狂热,就足够导致灭顶之灾。风靡一时的秦池集团在尝到了电视广告带来的甜头之后,以3.2亿元的天价一举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标王”,然而,不久以后,随着秦池的轰然倒塌,老总姬长孔以自己的手机号码作为竞拍底价的疯狂举动成为了摆在每一个创业者面前血淋淋的教材。所以,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必须学会在激情与理智这两端之间游刃有余地行走,必须让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
锻炼创业能力
创业者不但要“想创业”、“敢创业”,更要“会创业”,具备足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体系,包括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锻炼创业能力:
第一,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的工作就是读书,大学生最好的创业就是把书读好。这本是一个老掉牙的道理,却偏偏是大学生最容易忽视、毕业以后最后悔莫及的。资金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都明白,而学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视,而这偏偏是创业者赖以成功的最根本性因素,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容易积累、毕业以后却很难做到的因素。
原亚洲首富、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因患肝病而在医院整整住了两年,在这两年当中,他阅读了四千本书籍;李嘉诚十几岁当学徒的时候就酷爱读书“抢学”,现在已至耄耋之年,每天睡觉之前仍然坚持读半个小时的书;比尔·盖茨至今仍然要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以确保自己站在科技的最前沿……而我们的很多大学生明明有着最舒适的读书条件,却偏偏要整天整天地沉迷于玩游戏、睡懒觉、看影碟、搓麻将。一生中最适合读书的四年被他们肆无忌惮地挥霍殆尽。如果这样的大学生都能成功创业前程似锦,那苍天岂有眼乎?
第二,多参加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决策、管理、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在校内,可以在某些学生组织担任一定的职位,通过组织、参加一些活动来提升自己;在校外,可以适当从事一些兼职类的工作,扩展视野,丰富阅历。
第三,多了解一些商业方面的资讯。除了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财经》、《中国经营报》等报刊杂志了解一些经济动态,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业性的网站、论坛认识感兴趣的行业。这会让自己毕业以后迅速地融入到工作中去,自然也就能够大大缩短从就业到创业的过程。
第四,积累人脉资源。对于创业者来说,人脉即钱脉,而读书期间的同学、老师往往是毕业后最直接、最可靠的人脉资源。一个用坦诚之心广交朋友的人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必然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就更是如此。所以,对于一个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交结了多少朋友,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读了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