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教育亮点纷呈
去年,国务院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标志着广东进入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时期。我省高职教育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产业升级为广东高职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高职教育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生力军”,职业教育的“火车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令人振奋的数字
●目前我省有高职高专院校76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数的三分之二。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招生2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高职高专在校生达到61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6%;高职毕业生17.5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7.9%。近三年,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6%,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我省已有5所高职院校跻身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重点培育院校建设计划行列,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27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3个;国家精品课程112门,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3项。
●我省确定了7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有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113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1个,省级和教指委精品课程244门,省级教学名师14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2个,二等奖18个,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
●“十一五”期间,省财政设置高职教育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亿元重点用于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各高职院校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高职高专改革与实践工程,累计资金超过22亿元。
今年,我省高职院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得团体第三名。
让人铭记的足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教理念深入人心
2006年以来,我省高职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以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本科的压缩饼干”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职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改革创新各显神通
我省高职教育打破过去只由政府投入的单一投资体制,“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形成了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注入相结合的多元化高职教育投资体制,实行“谁举办谁投资”的经费投入体制,以及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76所高职院校中,有部委所属院校1所,省教育行政部门所属11所,行业举办12所,市级政府举办24所,民办高职院校28所。各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融合各种资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
突出特色、树立品牌,示范建设成果非凡
从2006年开始,以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引领,我省高职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各高职院校更新办学理念,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提高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了全省高职院校的协同、持续、和谐发展。
对接产业、调整专业,面向市场与时俱进
我省高职院校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适应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大专业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等专业,提高工科类专业比例,加强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按照市场要求设置专业,按照企业需求设置课程。
双证融通、订单培养,企业人才量身订做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已全部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2009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获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占总人数的85%。各高职院校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双证融通、订单培养”已成为我省高职教育适应产业升级的“法宝”。
专兼结合、人才强校,各路精英汇聚高职
我省高职院校将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聘请高水平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各高职院校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千方百计吸引高层次人才和能工巧匠,为人才安居乐业和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建立人才“绿色通道”。据统计,目前,我省高职院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达1.3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5%,广东高职教育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洼地”。
携手中职、无缝衔接,职教体系立交互通
我省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框架;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招生试点工作,探索中高职衔接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加强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建设,以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高职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建立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式。
能力为本、技能为先,职业大赛磨砺技能
各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内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引入专业建设,将技能大赛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培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新教学模式,竞赛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竞赛化,通过技能大赛和技能展示,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今年,我省高职院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获得团体第三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省高职院校师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中外交流、开放办学,引进吸收成效显著
广东高职教育努力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中外交流、开放办学新模式,在引进吸收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和成果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高职院校与境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类院校及教育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构建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国际行业标准和典型企业先进技术标准引入课程,为学生在境内外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为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促使广东高职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展望未来,广东高职教育将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新的跨越,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的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会成为中国职业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使人信服的实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联手国际一流企业,深化工学结合内涵
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和完善“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开放办学理念,联手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室、共同培训教师,形成了新型的校企互惠合作关系。
该校印刷技术专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印刷技术专业群“背靠企业、面向市场、服务行业”,与全球最大的印刷技术与设备制造商、“印刷媒体行业的掌舵人”———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爱克发(Agfa)、艾司科(Esko)等国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校企共建印刷媒体技术中心,承担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形成了“生产实训共时”“课程体系共构”“专业队伍共建”“国际伙伴共享”“技术服务共赢”五大平台。该中心依据现代印刷传媒业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引入企业技术标准,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近三年建成1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开发6个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实训项目100余项,生产性实训达80%。同时,该中心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权的中国书刊和包装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是广东省印刷技术协会授权的印刷测试研发中心,是深圳市文化局授权的深圳市印刷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改革成效显著
在2006—2009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期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激情、实在、乐业、和谐”的精神特质,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前行,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路,担负起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责任。学校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通过示范性建设项目,建成了能容纳300名员工的达到中型首饰制造企业水平,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训导“六位一体”,集“教、学、做”合一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车间”和“教学工厂”。
广东高职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图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首饰执模工艺实训室实训。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立足行业,培育特色品牌专业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并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以来,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动力,坚持产学紧密合作、工学深度融合,培育了民航机务、民航运输、机场运营与管理类行业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创新了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品牌专业以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等行业标准进行建设。将行业标准和行业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对高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等要求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中,重构了“中外融通、课证一体、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建成了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打造了内涵丰富、校企共享的公共实训平台,为民航系统培养培训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双赢
近年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契机,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学校已与美、英、新加坡、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4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和企业共建了18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11个技术服务中心、18个培训服务机构,与白天鹅等11家企业开展了人才订单培养合作,与珠江啤酒集团等700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
学校自2005年以来,每年12月都召开产学研合作大会,与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引进设备、软件等资产近亿元,提高了学生实训水平,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办学实力。学校将校企合作延伸到专业建设、课程共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保障等领域。聘请行业和企业技术部门代表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参与教学过程,开展专业调整和课程重构。并开展行业企业评教评学,以此构建起“协作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交给企业和社会。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对接产业,办出专业特色
2008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高职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抓住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机遇,改革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是该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2004年开办,现已形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包括餐饮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群。该专业聘请熟悉国际酒店管理业务专家为专业总监,引进美国饭店协会(AH&LA)的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英国洲际酒店集团合办“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与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办顺峰学院,建设了香格里拉等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为区域酒店、旅游及餐饮行业培养高标准、国际化和专业化的人才。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凸显行业特色,打造水利教育品牌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建校50年来,探索出了一条“行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之路,在广东及至华南地区树立了“水利电力教育”品牌。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作为学院特色专业,不断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优质教学资源,与水利企业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合作、互利共赢关系。省内最大的水利工程———乐昌峡水利工程已建成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基地,飞来峡、流溪河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已成为该专业稳定的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实训基地。该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在“工学交替多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引下,教学过程从生产认知—生产见习—顶岗实习,层层递进,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现场教学,职业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毕业生供不应求,出现了“5个岗位争抢1人”的大好就业局面,被誉为“广东省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依托交通行业,订单培养“汽车医生”
作为首批立项建设的省级示范院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广东交通行业,服务粤港澳区域经济,主动对接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
汽车类专业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和国家教改试点专业。近年来,该专业依托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与广东交通集团、一汽丰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华晨宝马、德国博世、利泰集团等10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深化合作,创新“院内企业集团培训(生产)中心+院外企业4S店”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修理一体的院内生产、教学型“汽车医院”。完善“订单式”“汽车医生”人才培养模式,相继组建了“宝马班”“博世班”“丰田班”“利泰班”等订单班,订单学生数达350人,每年为企业培训2500人次以上,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社会”的多方共赢。依托中英合作项目《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建成了广东汽车职业教学标准,构建能力核心的现代职教课程体系,以国家级汽车专业实训基地为支撑,建成了广东“汽车医生”人才培养和广东汽车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重要基地。
撰文/吴念香 张坚雄 李海东 何静